纪念 ‖ 鲁迅的钱

Connor 比特币交易平台 2022-10-24 139 0

鲁迅的钱

——写在鲁迅逝世86周年之际

孙梦秋 ◑文

1

事实上,鲁迅对于金钱的态度,远远出乎一般读者的意料。在一般的热爱鲁迅的读者心里,鲁迅应该是秉承了中国圣人的传统,视金钱若粪土,或者至少也该有一种舂容大雅的气度,开朗而豁达。可是不然,从我所阅读到的文字记载来看,鲁迅对金钱的态度犹如对于文章的态度,尤其认真,在条理清晰之外,还不忘锱铢必较。有时候,其较真的程度甚至于不用“吝啬”二字,都无法找到一个更合适的词来描述。

鲁迅有一篇随笔,写他在香港经历的一件小事。1927年秋天,他途经香港,遭到了在洋人手下做奴的“高华”的刁难勒索。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那些自视高人一等的洋奴们在检查鲁迅携带的行李的时候,故意刁蛮,索要小费。鲁迅带了十个箱子,洋奴索要十元小费。给,就直接放行。不给,就别怪手下无情。鲁迅只愿意付两角小费,洋奴们便开箱搜查,嘴里还不干不净地羞辱鲁迅身形矮小,形容枯槁,怀疑他是鸦片烟贩子或瘾君子。他们当着鲁迅的面, 野蛮地将行李一件一件打开,一件一件抠搜,一件一件丢落在地上,一边还不忘继续跟鲁迅砍价,由十块钱降到了七块钱。可是,硬性子的迅哥儿何曾向奴才屈服过?他是绝不答应奴才们的勒索的。终于搜到了最后一只箱子,迅哥儿绷不住了,妥协了,按照洋奴们开出的价码支付了十元小费,换来了最后一只箱子免遭检查的好运气——这最后一只箱子却是最要紧的,里面都是各种剪报、手稿、以及收集的资料,这里面随便找出几片与“共产”有关的纸片来绝非难事。倘如此,鲁迅此行的命运大抵跟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命运一样,最后都会因子虚乌有的“共产宣传”而黯然收场。

另一个事情跟钱也有点关系。据研究者考证,鲁迅《一件小事》里写的事情大致是真实的。虽说文章最后作者自省到“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可是终究还是有过一个“小”潜藏在皮袍之下,说到底还是对于钱太过认真。为什么洋车夫不怕被讹?为什么洋车夫不认为那个被车撞了的穷人不是碰瓷的?皮袍下面潜藏的那个“小”究竟小在哪里?一个“钱”字似乎可以解释。

从鲁迅记录的这“两件小事”上,我约略感受到鲁迅对钱的态度非常认真,非常严谨,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多少有点儿小家子气。奴才们索要小费是明目张胆的惯例,给他便是,不给,能过得了关吗?何必斤斤计较到九只箱子惨遭荼毒才不得不妥协呢?这事儿搁现在还是一样的,譬如专坑同胞的“高华”或洋奴们,他们不管姓柳姓茅姓资姓社,青山依旧在,夕阳几度红,他们依然自视高人一等或几等,沉默的大多数还在被他们巧取豪夺——不一样的是现在的人们比鲁迅“看得开”,一边不得不给洋奴们掏钱,一边把心灵想象成无边的草原,那上面狂风卷云,奔驰着一万匹网友发明的新品种的草字开头的那种马。

展开全文

鲁迅演讲

2

有一段时间,关于鲁迅和钱的话题在网上很热,有严肃的研究者给出了相对严谨的论证,也有想当然的谣言制造者张嘴就来的齐东野语。别有用心的人深文周纳,罗织构陷;不明真相的人拾人牙慧,津津乐道。最多的是好奇鲁迅到底有多少钱的普通网民,怀揣着好奇心被网络风头带着东摇西摆,争吵得火星四溅,口水乱飞,隔着荧屏都能看到虚空中面红耳赤的一群脸怒目相向……

我有两个朋友是很好的例子。

一个朋友说鲁迅“从来都不是一个穷人”,然后又补充说“他一直就是个很有钱的人”,最后又得意洋洋地带着语重心长的口吻对我说:“你一辈子都赶不上鲁迅有钱!”

说这话的是个有钱人,她有自己的教育企业,每年大概有两三千万的纯收入。据说从初中起她读的是专门的英语学校,英语学校自然是不学鲁迅的。然后,她又考了个国外私立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毕业后恰逢教育市场化改革,她迎潮而上,发了大财。发了财的人最想装的是风雅,有了风雅才可能颂起来,所以老祖先给《诗经》分了三个体系,并且次序分明,依次是:风,雅,颂。风雅的基础是文化,该同学从初中起就专研英语,因此对中国文化所知寥寥。虽说洋文化洋学历也曾一度引领时尚,然毕竟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鲁迅,于是她就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对我说出振聋发聩的“金杠经“。我觉得她说鲁迅的话前两句是铺陈,是为最后那句话所做的准备,她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嘲笑我没钱,“一辈子也赶不上鲁迅有钱”。此外还有她没说出来的骄傲——鲁迅有钱,鲁迅是个教书的;她是教书的,她跟鲁迅一样有钱;因此,她才是那个跟鲁迅一样值得敬仰的人。

另一个例子是我的初中同学,没考上高中就去打工了,现在是农民。他说鲁迅不是一个富人,甚至,简直就是一个穷人。他的根据是上初中时老师讲鲁迅的文章,隐隐约约传达出鲁迅是个很穷的人,连给父亲买药的钱还要东挪西借,变卖家私,这不跟现在的农民一样吗?而且,这老兄说,鲁迅那么伟大,书上也没有说他做过什么善事,救济过哪个穷人。按照鲁迅的人格和脾性,不该是这样的啊!因此,这老兄得出结论:鲁迅不是不愿意做好事救济穷人,鲁迅是没钱。

3

那么,鲁迅到底是个有钱人吗?

鲁迅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自然是有钱的。他祖父周介孚是大清朝的进士,做过大清朝的“两院院士”或者是学部委员之类的官,也做过江西某县的县太爷。史书上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家怎么会没钱呢?周介孚做官的时候,娶小老婆,抽烟片烟,上流生活圈子混得熟门熟路呢!他后来出事,是因为替参加科考的子孙走后门,行贿主考两万银元(银票),不意东窗事发而锒铛入狱的。能拿出两万银元行贿的是没有钱的人家吗?

少年的鲁迅因家道中落沦落为寒门学子,因此他的散文中充满了对这段清贫生活的愤懑,这也是我那个初中同学认为他是个穷人的原因。然而,愤懑也是要求资格的,只有发达了的人,才有资格对曾经的落难表达愤懑。青年鲁迅从日本回来走上职业道路的时候,渐渐跻身于上流社会,随着名气的显赫,地位的日隆,他变得愈来愈有钱了——小说《故乡》里面描写他回绍兴搬家,乡亲们说他“现在有三房的姨太太,出门有八抬的大轿”,这话虽然做不得真,但至少说明那时他已经是乡党眼里“放了道台”一样的人了。

周海婴在《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里披露,鲁迅死后,他财产的一部分被换成了金条。1948年冬天,党组织安排他们母子转道香港到东北解放区去。在解放区,因为他的狼皮大衣、相机、还有十几根金条,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曾经闹出过一些小风波。

鲁迅在北京买过两处院子。一处是刚从绍兴搬来时一家人共同居住的大院子,分前后院,兄弟失和后,这院子归周作人一家居住。他又筹款3500银元买了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的院子,这是他的独资房产,现在是北京鲁迅博物馆,我去看过,四合院相当不错,院内有鲁迅栽植的丁香树,有厨房卫生间和仆人的住处,最意外的是也有一个后花园,花园里也有一口有着光滑的石井栏的水井……能在北京买这样四合院的人,自然是有钱人。

从这些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来,鲁迅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个有钱人。

4

鲁迅到底多有钱呢?

研究鲁迅的学者根据《鲁迅日记》以及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通过考证和计算曾经给出过一个大概的数字,可惜这个数字我记不起来了。网上有人说鲁迅的年收入大概相当于现在的50万元人民币,我以为是不准确的,这可能低估了鲁迅的收入。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看鲁迅怎么花钱就约略明白了。

鲁迅的生活开销不是一个小数目。他本人每日的饭菜都是单独吃小灶,食材似乎也很挑剔和讲究。此外,他吸烟,喝绍兴老酒或者日本的清酒,这些开销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生活开销之外,鲁迅的钱有一大部分花在购买古籍、字画、古钱币上了,用时下的话说就是投资文物古董吧!他的日记里记载着他购买古钱的次数、枚数、古钱的年代以及购买的价格,相当多。他搜购的古钱 有些相当罕见,随便一枚搁现在都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古币之外,他还热衷于购买各种古籍,尤其是宋版书及各种古代手抄本,他做《中国小说史略》研究的材料,大部分都是自己搜求过来的。他还热衷于搜求古代的石碑、版画以及各种艺术品,购买中外的名著、杂志、美术作品……这些都是比较耗费钱财的。

鲁迅花钱较多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办各种杂志,《莽原》《奔流》《热风》等,编辑出版“未名丛书”、“奴隶丛书”等各种文艺丛书。这些杂志、丛书的组稿、出版等一应事情都是鲁迅花钱的。那时候,识字的人不多,爱好文学的更少,愿意掏钱买鲁迅编辑的书刊的读者更其少,用鲁迅的话就是“凡我所编辑的杂志,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他用了“寥落”两个字概括了内心的慨叹和自嘲。然而销行寥落并不代表作者的稿费就可以减免,鲁迅从不拖欠作者的稿酬,有时候还提前预支稿酬给青年作者,譬如白莽,他从监狱出来直接到鲁迅家里,鲁迅赶紧预支他两块银元的稿费让他去买衣服。我的那个初中同学说鲁迅没有帮助穷人,显然是不了解真实的情况。鲁迅不是陈光标,给农民发猪发牛做好事。鲁迅是文化人,他帮助的是他同路人中的穷人,他的钱都花到了比帮助流民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了。

花钱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味和气度,从鲁迅的花钱上不仅能看出他的财富状况,更能窥见他的气度,他对于钱财的态度。鲁迅的遗嘱也很有意思,其要义是让后代赶紧把自己埋掉拉倒,找个适合自己干的活儿生存,人生在世吃饭要紧,活命为大。这是清醒的叮咛,是博大的慈爱,是对钱有着深刻认识的人毕生经验的传授。不幸有三,活命为大。倘若活不下去,那就是最大的不幸。

鲁迅写过一句话:“创作总根于爱。杨朱无书,因为他已经一无所爱。”早年读这句话总是似懂非懂,“创作总根于爱”的话我是赞同的,而杨朱何人?其人为什么无爱?我却是一头雾水。后来读书多了,才知道杨朱原来是春秋时代比儒家更煊赫的学派领袖,大概相当于当今很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的鼻祖。杨朱学派充分发扬人性中逐利的天性,不及其余地鼓动人们追逐钱财,造成了社会的撕裂和私欲的恶性膨胀,贫富分化是杨朱学派的必然结果,也是他们以为正当的结果。孟子愤怒地骂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其嘴脸跟现在的某些人差不多。儒家学派在取得正统地位的时候果断出手,对杨朱和他的学说挖地三尺,斩草除根,这也是鲁迅说的“ 杨朱无书”的原因。鲁迅对儒家学说中的很多观点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对儒家的金钱观持什么态度,值得考证。我这里不便贸然鴃舌。但从他的行为上看,他是很爱钱的。他说杨朱“一无所爱”实在是客气了,杨朱并不是“一无所爱”,至少还爱钱。这一点跟鲁迅有点相同。

鲁迅爱钱,或者说珍惜钱,但在他认为值得花钱的地方也不吝啬,譬如上文提到的那些文物、古籍之类,开创新文学之类。而在生活小节上,他的锱铢必较留给我的印象很不爽气。他对于钱的态度,我以为对我是一个镜鉴 。人,还是要豁达一点,大方一点,有钱没钱都该这样,因为这关乎着日常生活的快乐。一个人,天天为了钱而各种不快乐,不是傻子,就是守财奴。这两样最好都与我们无关。

乌拉!

2022年10月16日星期日 写在鲁迅逝世86周年之际

纪念鲁迅文章链接

1、山那边的鲁迅

2、灯火阑珊看鲁迅

3、一元文坛 ‖ 朱安究竟恨不恨鲁迅?

4、人间鲁迅

5、鲁迅的尴尬

大地菲芳文学微刊

总第 665期

2022年10月20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