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如何,和收入相比又怎样

Connor 比特币交易平台 2022-10-30 126 0

清朝从皇太极正式把国号定为清朝算起,历时276年,而从入关算起则是268年。这么长的时间里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肯定不会相同,下面就简单的说明一下。

首先我们从米价来看一下白银的购买力。

在清朝刚刚入关的顺治初年(公元1644年左右),一石大米需要2-3两白银。而到了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一石大米的价格是0.6-0.7两白银。康熙年间一石上等白米大约是1.2-1.3两。到了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一石大米大约需要2.6-2.7两白银。到了嘉庆年间年间,正常年景一石大米价格是2两左右,歉收时就要3两,到了荒年则是4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期的米价差距巨大,甚至有6、7倍之多。

而根据清代留存的校准砝码来看,当时一斤大约有580-600克,取其中间数,按照每石180斤算,那么212.4斤大米大约是卖0.6-2.7两白银(只算正常年景)。一两银子大约可以购买78.7-354斤大米,这个购买力还是不错了。

另外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小说里的记载。

展开全文

在《儒林外史》中提到,一户平民日常最低开销是50个铜钱。在外面吃饭一个荤菜大约只需一分银子,一钱五分就可以在饭店吃顿饭了。《儒林外史》虽然讲的是明代的故事,但是成书于乾隆年间,因此大致可以认为是当时生活的写照。

按照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千枚铜钱算,普通人家一两银子可以过20天。

而《红楼梦》里刘姥姥在贾府吃螃蟹宴,得知这次花了足足20两银子时也说过够庄稼人过一年了。这和上面《儒林外史》的说法也正好互相验证。

但是古代要赚一两银子也不容易。

在《儒林外史》里面曾经提到,普通人一天的收入大概也就5、60文钱而已。一个教书先生教一年书,馆金大约是5-15两。读书人帮书店选编一本时文,收入也只有4-10两之间。

可见这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不好赚,一年下来勉强维持一个收支平衡也就算好了。而且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平时其实用铜钱更多,银子恐怕是难得一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