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钱从哪里来”,黄圃大岑有新招丨中山“工改”里的第一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3-05-03 120 0

【编者按】

“工改”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山始终坚持“以改革思维突破一切难关”,大胆探索“工改”新模式、新路径,各镇街奋勇争先,涌现出多个“全市第一”,改出了制造业当家的新气象,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桩桩“第一”,均是各镇街积极探索、沙场赛马的缩影,见证着全市上下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合力攻坚的足迹。

“4月,这一片土地就可以正式对外出让。”中山市黄圃镇工改办综合协调组组长吴一民在项目展板上准确圈出地块位置,“目前已经有12家企业意向进驻。”

跋涉一年有余,黄圃镇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一阶段启动区(下称“大岑片区启动区”)即将迎来“工改”历程中最关键一刻。大岑片区启动区是中山“工改”创新融资模式的典范:全市第一个采用“周转金+金融贷款+财政贴息”融资模式,打破“工改”融资困局。

破解“钱从哪里来”,黄圃大岑有新招丨中山“工改”里的第一

大岑片区启动区俯瞰。 南方+ 王浩宇 拍摄

这里与顺德区容桂街道隔河相望,智能家电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是全市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组成部分,也成为支撑黄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名片”。

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明确深化“北融”发展——加强与佛山产业链协作,推动北部片区与顺德深度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全球最具活力的万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要下大力气拓展空间,坚定不移推进低效工业园改造,加快建设跨北部三镇的智能家电产业园,依托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形成有利于全产业链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在“粤造粤强 粤贸全球”广货促消费联合行动中山智能家电专场上指出。

身处中山“北融”战略先行平台,大岑决心以土地空间打开产业空间。在这个千亩级村镇低效工业区中,大岑片区启动区首先向融资困局发起挑战,在“试路”中走出一条“新路”。

千亩级工业区“求变”

展开全文

“有机会还是会回到大岑”

20多年前,主干道成业大道的建成与通车,将工业基础薄弱的大岑村与顺德容桂连为一体,使大岑村得以承接顺德外溢的家电产业资源,孵化出一个“工业强村”。20多年间,一座接一座厂房在大岑建起,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繁华的大岑工业区。

陈鸿正也是在20年前来到大岑建厂的容桂人。他所创办的中山市康美迪电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消毒柜与洗碗机,在市场需求增加下,逐渐成长为年产值4000万的规上企业。

具备地理、资源和平台等多重优势的大岑工业区,却也备受土地碎片化与建设现状混乱之困:以大岑项目一阶段为例,约668亩现状工业厂房用地被分为105个地块,平均6.5亩/块;城产混杂,存在大量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单层锌铁棚排列密不透风,市政设施严重欠缺。

更为重要的是,大岑工业区主要承担原材料、小家电及其部件的生产功能,产业链上缺乏研发、生产智能家电核心部件等环节。这意味着家电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存在短板,产业链巩固、优化升级面临不小压力。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就势必要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压力之下,大岑工业区踏上“求变”之路。

2021年10月,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大岑片区)项目(下称“大岑片区项目”)打响黄圃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第一炮”,被纳入全市重点项目。按照规划,项目将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智慧家居、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

在黄圃工改专班帮助下,陈鸿正在距离现厂址不远的大雁工业区找到了合适的厂房,本月底即将搬迁。但考虑到交通与人力因素,他说,“有机会还是会回到大岑。”

据了解,大岑片区项目规划面积达3041亩,拟分三阶段推进,其中一阶段面积1061亩。以道路为界,一阶段又分为启动区与二期,启动区面积199亩,二期面积862亩。

钱从哪里来?

启动区担起融资“试路”重任

大岑片区项目遇到的最大阻力当属资金筹措问题。

“去年1月来到这里,首先遇到的大瓶颈就是‘钱从哪里来’。”黄圃镇党委副书记黄俊谦表示,大岑片区项目采用了政府挂账收储的改造模式,土地整备资金、公建配套设施费用、成业大道扩建所涉及的费用一笔笔累计下,资金需求量巨大。启动区担起了融资“试路”的重任。

在市级层面,由市财政三年内每年安排不少于4亿元的周转性扶持资金(下称“周转金”),用以支持镇街政府改造前期的土地整备。但要在全市范围内运转的周转金毕竟有限,向市里申请拨付周转金后,大岑片区启动区还是需要想办法融资解困。

破解“钱从哪里来”,黄圃大岑有新招丨中山“工改”里的第一

大岑片区启动区俯瞰。 南方+ 王浩宇 拍摄

融资就会产生利息,对大岑这种规模的项目来说,不论利率多低,产生的利息都不容小觑。《关于促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中有关扶持土地前期整理的相关条款明确,通过挂账收储实施的项目,支持村集体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进行清租、清拆等土地前期整理。自村集体取得贷款之日起,至土地出让后3个月内,前3年内所产生的贷款利息给予全额扶持。因此,黄圃镇工改专班将融资目标锁定到了银行。

一开始,黄俊谦和大岑村的第一书记带着融资方案跑遍每家银行,得到的多是“礼貌地拒绝”。他也理解,村集体资产薄弱、信用不足都会让银行产生顾虑。

为解决这一问题,经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对接,黄圃镇确定了“一套方案、一个基础、一个主体、一张报表”的“四个一”做法。

“一套方案”,即制定“周转金+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融资方案,研究具体操作程序、增信方式等,确保每一环节顺利推进;

“一个基础”,即积极申请“工改”周转金作为基础资金,获得周转金3000万元。

“一个主体”,即以村经联社为贷款主体,贷款资金用于清租清拆。

“一张报表”,即合并会计报表,将村经济联合社、村居委会、村各生产队经济股份合作社三张会计报表合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出具反映全村整体的资产负债表,为项目增信提供支撑。

经此程序,大岑村经联社获得足够的信用,为项目成功申请贷款奠定坚实基础。

赢得村民“信任票”

将财政资金放大4倍推动项目建设

从确定目标、走访银行,到成功申请贷款,黄圃镇工改专班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最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山市分行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支持‘工改’、支持大岑村集体与村民,就是支持乡村振兴,支持百县千镇万村工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山市分行(下称“农发行”)行长卢俊表示,“工改”在腾挪空间的同时,能够帮助村集体充分盘活农村低效建设用地,通过引入产业带动村集体共同致富,充分释放政策性金融支农效应。

在申请贷款过程中,双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是银行对“工改”政策不了解,也缺乏审批“工改”产品的经验,一边是此前也从未有过这种融资模式,黄圃工改专班反复推敲,随时准备相应的会议答辩材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政企的共同努力,这一创新融资模式终于落地。

2022年4月,大岑片区启动区获得首期周转金3000万元。

一个月后,大岑片区启动区获得农发行前期土地整备贷款9000万元。

在“周转金+金融贷款+财政贴息”的融资模式中,大岑片区启动区通过申请周转金3000万元作为村集体的自有资金,成功向农发行贷款9000万元,合计筹集资金1.2亿元,将财政资金放大4倍,同时获批财政贷款贴息补助最高额度624.38万元。

这种融资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了周转金杠杆作用,降低了项目前期土地整备融资成本,为解决当前政府整备(挂账收储)改造模式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供了“黄圃方案”。

改造资金落地后,如何合理、合法地使用成为另一个难题。一方面,黄圃镇出台《黄圃镇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周转性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周转金的使用范围、支出审批和监管等。另一方面,由黄圃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作为第三方,与村集体、农发行签订三方资金监管协议,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合法合规。

与此同时,黄圃镇实行部门联合监管审查制度,由镇城住农局、审计及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审查,全过程监督管理资金申请、分配、还本付息等,保证专项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

“我们和农发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每一笔钱的支出都需经过严格审批,”黄俊谦介绍,银行贷款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审批流程,大岑村为此设立专户,每一笔贷款的支出,利息的支出都有着详细明晰的记录。制度建立过程中的繁琐与严谨,都转化为审批运作中的便捷与兑付资金的高效,“村民们都感受到我们的信用,因此一阶段二期推进十分顺利。”

【项目时间轴】

2022年4月26日,获得首期周转扶持资金3000万元。

2022年5月30日,获得农发行前期土地整备贷款9000万元。

2022年8月16日,获得财政贷款贴息补助最高额度批复624.38万元。

【采写】包蕾

【摄影】王浩宇

【作者】 包蕾;王浩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