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在规范中寻求差异化发展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3-02-15 135 0

2020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政策陆续出台,旨在引导消费金融公司顺应展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外部发展环境的进一步规范对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面对合规压力,消费金融公司更加专注于主营业务,或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每个公司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拓宽了自己的展示空间。

股东背景逐渐多元化。

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2022年9月,建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将增至31家。

消费金融公司从2010年开始试点,首批只有4家消费金融公司;2014年起,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2019年,部分互联网公司开始通过控股或参股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的重要参与者;2021年,尹素开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四川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三家机构获批开业,消费金融公司牌照数量持续增加。中国程心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程心”)金融机构部主任助理胡亚梅认为,目前,很多银行和互联网巨头都把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消费金融牌照申请加速。同时,监管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等待审批的同时,也出现了保荐机构不再符合申请资格而退出的情况。

围绕消费金融公司的股权交易也在稳步发展。如杜小曼(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哈尔滨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魏梦创客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参股尚萌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2年4月,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后者受让华融消费金融有限公司70%股权。

据中国程心统计,从消费金融公司主要股东背景来看,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共有22家,其中地方性银行16家,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参与者。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三家,实业公司两家,外商独资公司一家,保险公司一家,信托公司一家。

“截至2022年6月底,从持股比例10%及以上的股东背景来看,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27家为复合股东,多为‘银行+产业+科技’模式。如何利用好股东的优势实现快速发展,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课题。”胡亚梅说。

加剧竞争,寻求差异化发展

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呈现多元化趋势。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参与消费金融的市场主体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大量的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在行业发展缓慢的背景下,行业参与者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

事实上,与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报告认为,主要表现在灵活性、规范性和差异性三个方面。与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消费金融公司规模小,决策链短,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优化迭代产品;与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具有金融业务牌照正规化、金融监管规范化的优势。另外,在消费金融市场,不同的消费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

评论